新闻中心

CGIG news

[东亚经贸新闻] “一个民企的成长年轮”纪实报道之四
2009-10-30 09:31 阅读:

“一个民企的成长年轮”纪实报道之四企业文化 永久国信的动力引擎
  11年前的1998年2月,当国信像一个新生儿降临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缔造这个生命的人为新生儿选择了一种“共有民营”的经营体制时,创造永久国信的理念便悄悄萌芽。  11年间,随着规模和产业的拓展,发展思路的逐步明晰,国信决策者对企业未来愿景作出的展望也越来越清晰、久远,这是立足现实基础之上对未来的一种愿望。  11年,创造永久国信、健康国信的企业文化之火,在国信人中薪火相传。  11年,国信集团在艰难中跋涉,在跋涉中获得巨大成功。  应该说,在“一个民企的成长年轮”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渐渐触摸到了国信集团这台“永动机”的动力引擎——企业文化建设!  11年,国信集团在践行着企业文化,在不断提炼企业文化并且将企业文化固化为集团和个人行为准则——企业、个人的任何理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均源自于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已成为国信人的行动指南,亦是前进推手。      于锦是国信集团科信地产财务部的结算主管。2005年进入公司的他本来是物业公司的出纳员,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集团组织的竞聘,完成了这次从员工到主管的“跨越”。他乐滋滋地跟记者说,在竞聘之前,他其实也对自己不是太自信,不过他身边就有从员工经过竞聘直接升职到主管的先例,于是在集团这种唯才是举的制度的感召之下,他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岗位竞聘,结果他以优异的成绩一举中的。  “赛马不相马”,只是国信企业性格的一个“小切口”,11年来,国信就是凭着包容、博大、健康的企业文化,以及这样的文化催生的人才观、价值观,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共有民营 永久国信  团队是国信文化的达芬奇密码  国信团队之所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当然要得益于它与生俱来的“建制”!  有人形容国信是个没有老板的企业,或者是 “人人都是老板”: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是自己的老板,也是公司发展中实现公司战略的主人;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时要关注公司的综合效率和效益;要有长远目光和远大追求。他们从不同角度构建不同的团队,将集团打造成“结构型”团队,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设置机构并选配人才。每一个机构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每个独立团队又分别有一位副总裁作为“召集人”。  同时,国信还有负责培训的国信大学以及负责组织集团文化建设的文化工作团队等“功能型团队”,功能型团队在集团的发展建设中是长期存在,但不需单设部门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兼职工作。当然,与组织机构相适应的“功能型”团队并不是万能的,当企业经营遇到临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国信人又别出心裁地组建了“解决问题型”团队,根据项目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抽调相关人员临时组建,相当于是“特种兵小分队”。  国信各个类型的团队队员都是出于不同原因,但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与众不同的是,在团队中没有级别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却也不需要大家整齐划一,而是充分发挥个性及创造力。  国信集团的团队精神首先体现为团结协作的风格,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国信事业不是靠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成就的,而是靠全体国信人的共同协作、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创造的。最初参与创业的几位领导者深深懂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也深信毛主席所说的“团结就是力量”。的确,如果当初没有9个人的志同道合便不会有今天的国信,大家凑钱开张,有人将家里摄像机拿来无偿提供给公司用,用它记录公司的每一次重要活动,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财会人员兼管内勤,连老总同时也要兼职司机。2002年“长影阳光景都”落成和2004年“长影世纪村”开盘前夕遇到资金困难时,员工们齐心协力,帮助公司这个大家庭共渡难关。  雄鹰雄心 健康国信  健康的企业观使国信不战而屈人之兵  了解国信的人都知道,国信做事原则或者说行业业态选择有“四不做”:违法违纪的不做,危害他人利益的不做,破坏公共环境的不做,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做。这在王岩董事长看来,并不是什么高调。他认为,这是通往国信愿景的一条康庄大道。试想,如果选择带病或有缺陷的产业经营,那会永久吗?如果与人类追求的幸福生活背道而驰,这个企业生命会永久吗?投资健康产业,创造幸福生活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企业的市场定位。  国信高歌猛进的过程中,有人找上门来,动员他们投资矿山,搞煤炭生产,并且只需投资千八百万元。谁都知道,在目前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煤炭是最紧最缺的能源之一,也是紧俏的商品,利润丰厚,回报惊人,国信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还是婉言谢绝了。在王岩董事长看来,投资煤矿作“煤老板”是典型国信“四不做”范畴: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类似于对自然资源杀鸡取卵;煤炭行业“潜规则”多,触及法律  边缘的事情屡有发生;目前国内的安全保障水平难以保障工人生命的绝对安全等等,这些都与国信的为企业准则相悖。“挣座金山咱也不能干”,王岩董事长如是说。  国信选择了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他们坚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事业必将是长久的。把小区建成既具文化品味,又有休闲娱乐、清心愉悦的场所,让人们在幸福中享受生活;同样,他们不惜投入大笔资金收购医药企业,为每个新建小区配套了医药连锁店,目的亦是确保小区居民的健康。甚至在如今炙手可热的国信·美邑斥资4000万,引入香港专业健康管理团队,建设体验式养生会所,对客户进行全面健康管理,这在省内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堪称顶尖!国信集团倡导的“投资健康产业,创造幸福生活”的理念,在服务客户方面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国信集团的跨越和扩张战略中,海南成为一个“新战场”,国信更将海南项目锁定在养生保健和医学这样的健康产业,这不仅可以为国信新老客户提供全新的健康体验和财富人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对健康产业的深度挖掘回馈社会,反哺家乡长春。  国信集团用人机制是“赛马不相马”,因为仅仅“相马”无法保证不“走眼”,只有在赛场上孰优孰劣方能一目了然。3年一次的公开竞聘,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在国信集团,下级收入高于上级并不奇怪,一位中层告诉我们,他的收入同总裁差不多,高于副总。  国信在打造健康产业的同时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提供健康的产品服务,建立健康的体系,同时还要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11年中,无论国信集团身处何种逆境,他们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永不言败。鹰,成为国信人心中的图腾,他们托物言志,时时勉励自己像鹰一样敏锐,像鹰一样永无天敌,像鹰一样敢于超越同类,直上云宵,像鹰一样永不言败。  国信大学 好学国信  一个完善载体和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国信十几年的发展还有赖于他们先进的学习理念。在这个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国信领导人首先搭建了一个完善的载体,依赖这个载体培养了一支学习型的团队。所谓载体,主要是指国信的企业内刊、企业网站、企业内部工作交流平台和国信大学。  众所周知,企业内刊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宣扬企业文化。  在长春,没有哪个企业的企业内刊的流传度和阅读率能够和国信集团的《国信视野》相比。因为绝大多数的企业内刊都是歌功颂德式的“歌德派”,而《国信视野》甚至敢于讲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能够客观公正,而要办得好,在文章组织、立场的鉴定、情调的营造、版式设计等方面都要下功夫。《国信视野》已经成为国信人学习、交流、宣讲果心企业文化的重要平台。  国信的网站点击率和使用率在长春的企业网站中,绝对名列前茅,信息社会的便捷、网络平台的交互双向性为企业内部沟通和信息共享创造了巨大的便利。国信人交流学习还有个重要武器就是企业内部工作交流平台,在国信内部称作OA系统。  国信作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除了内刊和网站以及OA平台这些传统武器之外,自然还有很多原创的手段。  比如,国信大学。国信大学以“塑造鲲鹏,问鼎陶公”为校训,采取集中培训、分部培训、岗前培训、职业指导及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授课。以具有国信特色的虚拟大学运行模式,塑造国信特色的员工和管理者。授课人既有公司高管也有世界级的大师。  国信集团每个月都会有两天进行类似的针对性强、师资水平高、学习效果好的培训,并且已经常态化,受到了员工和管理者的一致欢迎。  营销部门的胡哲告诉记者,国信员工绝大多数都已经考察遍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走遍大江南北的这种经历,就是一种体验式的实地培训,给他们的工作注入了激情,增加了创见。  以多种形式培养梯次团队,折射出国信集团领导的长远眼光,目前的国信集团,已形成高级、中级和骨干员工3个梯次团队,每个梯次都有后备人才。在他们心里,这是国信可持续发展链条中的一环,是创造永久国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采访手记  文化让国信无往不胜  毛泽东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国信人也曾经这样阐释过国信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会怎样呢?答案是:即便不是一个愚蠢的企业,也注定是一个长不大或不会有大成就的企业。  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岩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特色的体现,它是大到体制、机制,小到规章制度的全部规定。用文化指导、固化个人和团队的行动,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恒动力,成为行动指南。这样,企业发展战略、经营风格等,就不会因为某个人——尤其是某个领导人因素而摇摆不定。  于是,在国信集团发展的前5年,王岩和他的同事一边经营,一边从各方面践行着国信特有的企业文化。后一个5年中,他们致力于企业文化的提炼。  (唐枫/文 记者 齐瑞雪/整理)来源:(2009 年 10月 30 日 星期五)东亚经贸新闻·17世界版

相关新闻

关注我们

Follow us

gxewm.png